Search

就地取材的「山貨」。

不知如今尚有多少戶流行用一把椰棕掃。紅噹噹的掃把頭垂著乾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就地取材的「山貨」。

不知如今尚有多少戶流行用一把椰棕掃。紅噹噹的掃把頭垂著乾硬掃毛,上方刻著燕子浮雕,是為「燕牌」出品。對比惹塵的塑料掃把,椰棕掃因著耐用不黏塵的特點,加上價錢相宜,深得家庭主婦喜愛。這樣一個清潔好物,來自物盡其用的智慧。平常街上看到毛茸茸的棕櫚樹,跌落的樹皮和毛皆可紮起做棕掃。除此之外,還有芒草掃、既可釀酒亦能做掃把的高樑掃,一一取自天然,是為山貨一種。

坐落吉席街電車路的杜洪記,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今,舖位從昔日三層唐樓工場,遷至現時狹長地舖,始終如一地售賣各式山貨。所謂山貨,即以竹、藤、草等「來自山上的」材料編製而成的物品,簡單卻考心機。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,因堅尼地城聚集不少菜小販,加上近水樓台,與曾是魚市場的加多近街一街之隔,附近的商販都會購買竹籮盛載漁獲或是貨品;亦因竹籮損耗甚大,杜洪記老闆與一眾員工邊織邊賣,生意甚好,遂以手藝聞名。唯竹籮利潤少但人工高,到八、九十年代起,杜洪記已再沒製籮,改由店主兄弟二人購入各類山貨類的家庭用品。如今店舖仍可以找到坊間少見的藤椅、葵扇等傳統竹藤製品。

#山貨 #山貨店 #堅尼地城老店 #竹籮 #椰棕掃 #芒草掃 #高樑掃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就係媒體」由一群來自傳媒、出版、設計創意、文化藝術及市場推廣各個界別的工作者組成。通過各種形式與想像,說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。
View all posts